1、鐘總您好: 通過您的留言了解到,水精萃可以用于水庫中水質的凈化,而且安徽水庫用戶,通過使用水精萃,達到了地表水二類標準,是不說明水精萃也可用于生活污水處理?
如果可行的話,是否可以通過投加水精萃和發酵碳肥,一起實現降硝氮的作用。
另外,發酵碳肥的時候如果將靚水素換成水精萃,是不可以提高硝氮的降解能力。
您好,您說的這個案例通過使用“強微水精翠”,在水庫中能把水凈化,這是有生態系統的幫助的,這個生態系統包括了藻相,鰱魚鳙魚草魚等四大家魚,“強微水精翠”實際上慢慢在把水庫底部的有機淤泥翻上來,原理只是因為底部的反硝化細菌的作用,產生了氮氣,攪動了淤泥,從而有部分有機質受到沖擊,慢慢被翻上來,進入水體中,然后被藻相吸收繁殖藻類,再被濾食性魚攝食,從而既提高了魚的產量,又改善了水質,三者聯動的結果;
由于水庫生態系統的巨大,上千畝水庫的生態容量,處理這一點點翻上來的有機質,是非常輕松的,所以,經過三年(這個水庫用戶連用了三年),水庫的水質,其實第一年就從三類水變成了二類水,反而水質得到了凈化;這是水庫三大生物系(菌藻魚)聯動的結果;
或者說,反過來說,假設這樣一個場景:如果沒有魚和藻,只有“強微水精翠”,則結果可能是水庫的水質的COD和氨氮反而會升高的(氨氮可能升高的原因是底部淤泥中的氨氮順帶被慢慢翻了上來造成的);所以,這里有一個應用場景的問題;
污水處理廠我們另外有一個產品叫“城市垃圾污泥河段處理菌劑”,其原理和組成和“強微水精翠”相似;
生活污水的處理,和水庫的場景有很大的不同之處;生活污水的處理完全是污水工廠化處理過程,沒有藻和魚的參與,如果用到非常強勢的菌劑,短時間內,反而會造成COD的上升,這是因為強勢菌劑分解懸浮顆粒有機質,成為可溶性的小分子物質,反而造成不好分離顆粒物,或COD上升了;
所以,污水處理廠,我想正確的順序應該是:先把顆粒懸浮物清除掉(過濾法,沉淀法,氣浮法及幾個聯合的方法都可以),處理完畢可見的顆粒物后,才進入加菌的程序,這樣會更好;
不同的污水處理廠,所處理的污水是不一樣的性質的污水,所以,我認為,還是要花時間,形成適合本場污水處理的“活性污泥”是最好的,最適合自己用的菌劑就是“本場培育出來的活性污泥”,新建設的污水處理廠,這需要時間,例如幾個月的時間,來形成自然土著的“本場活性污泥”,當然,如果添加“城市垃圾污泥河段處理菌劑”,形成規律性的添加(不能想當然的想加就加,不想加就不加),有規律性的添加,形成習慣性操作程序,則也可以促進加快形成適合本場的“活性污泥”;任何隨意性的操作(特別是添加菌劑這個操作)都有可能對現有的穩定的污水處理系統,造成沖擊,甚至崩潰;
因為我們是有過這樣的經歷的,例如某污水處理場,大量在前端添加“城市垃圾污泥河段處理菌劑”,造成原本在生物填料上的掛膜,全部溶解分解,即掛膜消失了,后端水出水的COD明顯上升,可見掛膜被強勢菌分解崩潰了;
生活污水用菌顯然是比較復雜的生物工藝過程,我的建議是:您可以購買一些“城市垃圾污泥河段處理菌劑”,在處理完畢顆粒懸浮物的后端處理池中,例如進行A/O工藝后,可在曝氣池中少量添加,規律性的添加,例如開始時一天添加5克/立方米水體,然后慢慢降到1克/立方米污水,以后可以0.5克/立方米/天,每天固定一個時間段添加,形成規律,會對您有幫助的;
在后面的厭氧池(反硝化池)中則添加“強微反硝化細菌”1克/立方米,以后可以0.5克/立方米/天;
亦可以在曝氣池中添加我們的新產品“強微硝氨雙脫復合菌”,這是一種好氧反硝化細菌,理論上可以直接在曝氣池中將氨氮變成硝基氮,再變成氮氣揮發掉,從而一個曝氣就可以處理氨氮,但當然,那需要高效碳源的支持,這個高效碳源,可以用三水醋酸鈉,也可以用甲醇乙醇等;
“強微硝氨雙脫復合菌”這個新產品,不僅在曝氣池中可以降氨氮,也可以將氨氮變成的硝基氮也降解,變成氮氣,這是個有希望大用于污水處理中的產品,效率和效果都非常顯著,速度也快,您可以試一試;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它是好氧反硝化細菌,能在有氧的情況下,實現反硝化作用過程;同時又兼具有短程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效果,所以,也同時把氨氮處理成硝基氮,再轉化成氮氣揮發掉;

2、您在留言中提到的強微工廠化專用脫氮菌,在污水處理行業,有無使用案例?有沒有簡易的擴培或使用辦法?
因為如果在大的污水廠經常投加的話,每天動輒幾萬噸的污水,所需擴培液的量也挺大,每天去大量制作闊培液,確實也比較費勁。
假設曝氣池內的氨氮在2毫克/升左右,硝態氮在20毫克/升左右,COD在50毫克/升左右,在這種碳氮比下,脫氮菌能否發揮作用。
您好,這些好氧反硝化細菌脫氮需要的條件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就是對碳源的需要,例如COD/NH4的比例要大于5以上等,對溶氧的要求也比較高,如DO要求5以上,總堿度要求也高一些,PH達到7.5以上,只有這樣才會有效;還有就是適合于300ppm以下的氨氮和硝基氮脫氮要求,太高的氨氮會抑制它們的效果;
關于案例,目前主要是公司自己的清洗廢水進入氧化塘,在氧化塘中設置射流式增氧機和葉輪式增氧機(800立方米水體,射流式增氧機功率為4千瓦,葉輪機為3千瓦,輪流開,白天開葉輪機,夜間開射流式增氧機),每天新進入的氨氮量大概在5ppm,可以處理完畢,并一直維持在3以內的氨氮水平;
擴培液的制作確實比較麻煩,增加了一道工序,但習慣了的話,也不是不可以克服的,畢竟這是液態擴培,只要形成程序化操作就可以,用5噸以上的大塑料桶甚至10噸的桶來制作,里面放曝氣盤充氧擴培,考慮到量大,可以一一天擴培一批,固定好設備后,有專人制作,加糖加菌加水,直接開曝氣就可以攪拌均勻,然后進入擴培階段了;
您所說的總氮22,COD在50左右,這個碳氮比可能低了一些,需要適當補充碳源如葡萄糖5-10克/立方米+醋酸鈉5克/立方米,外源添加的碳源,其實只是一個啟動劑而已,優質穩定的供應,同時PH和溶氧也要保證;
如果是一天一次擴培的話,我們的擴培配方是: 取“強微工廠化專用脫氮菌”250克 + 優質紅糖6公斤 + 強微水產苷250克 + 食鹽1.2公斤 + 清潔淡水120公斤,用1個曝氣石充氣擴培18小時~5天(不超過5天);制作成本1元/公斤;
注意事項:
① 不要用池水擴培,必須用清潔淡水,自來水可直接用;充氣培養的一個氣石最多可擴培300公斤擴培液;
② 水溫25℃下充氣擴培最少18小時就可以使用了;最佳使用時機在5天內要用完,期間不能停止充氣,充氣2天后,可每天補充剩余發酵液0.5%的紅糖加入,以延續活力;
③ 一般擴培均可成功,若要判斷,則可檢測PH達到4左右即可;
我的建議是將其中的“強微工廠化專用脫氮菌”250克,改成“強微工廠化專用脫氮菌”150克+“強微硝氨雙脫復合菌”100克為宜,畢竟這兩個產品中有適用于不同環境的好氧反硝化細菌,我們的好氧反硝化細菌有適用于淡水和咸水的,也有適用于土塘和水泥池子的,其中“強微硝氨雙脫復合菌”中有一株好氧反硝化細菌效果比較好的,但就是因為容易產膠狀物,所以,只用于土塘(在土池中沒有產生膠狀物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