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首先強調“發酵碳肥”的重要性級別,我把它列入為“操作系統”級別:我們用的電腦軟件有:操作系統和各種應用軟件,操作系統是基礎性的東西,應用軟件依附于操作系統上;可見“發酵碳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也可比喻成打仗用的糧草,必須先行;
換句話說,沒有“發酵碳肥”,現代水產就沒有“生態循環”一說,沒用“發酵碳肥”,就不要亂講維護“菌藻生態平衡”和促進“氮循環”之類的話了;沒有“發酵碳肥”的支持,用菌的效果也只是短暫的,和不可持續的;
“發酵碳肥”的制作見本文最后;
.JPG)
1、“發酵碳肥”的概念和作用原理
⑴ “發酵碳肥”的概念
它首先是“有機碳源”,如淀粉和糖類和多糖,是用來培菌的;將淀粉質為主的原料進行發酵,即成為“發酵碳肥”;這是多種形式的碳源的集合體,并含有豐富的活菌和維生素,和少量的微量元素、未知代謝因子;是培菌的“全價碳營養”;
當然培菌也需要“氮營養”,但現代高密度水產中最不缺的就是“氮源”,甚至氮源是超標的(如氨氮和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都是氮源),不過優質的“氮源”是氨基酸和小肽,恰好“發酵碳肥”中也有少量的優質氮源。
“無機碳源”如二氧化碳CO2,碳酸鹽碳等,是用來培藻的(藻類的光合作用需要的碳源是CO2);水體中不缺CO2,所以,藻類對碳的需求沒有感覺;而藻類需要的“氮源”如氨氮、硝酸鹽等氮源(藻類不吃亞硝酸鹽),在現代水產中并不缺乏,但它們也不是培藻的優質氮源,藻類所要求的優質氮源仍然是氨基酸和小肽等,恰好“發酵碳肥”中有豐富的氨基酸和小肽;
所以,嚴格的說,“發酵碳肥”是既可培菌,又或培藻的,但側重于培菌為主;
⑵ “發酵碳肥”是維系池塘“菌藻生態平衡”的物質基礎
現代高密度水產養殖中,保持池塘持續的優質“菌相+藻相”+“菌藻平衡”,缺一不可,這是外塘獲得高產的物質基礎和保障,這就需要一個能同時滿足菌相和藻相的營養,如上所述,這就需要“發酵碳肥”了;
而對室內曝氣養殖池(工廠化和小棚)來說,保持曝氣小池中的生物絮團穩定不崩潰,是保障高產和穩產的基礎,這就需要一個“穩定的+持續不斷的+多樣化+較高的”全價碳氮比營養,這常用碳氮比更高的“發酵碳肥”,如“發酵玉米液”;
地球上不同的小生物圈,存在不同的維系小生態平衡的碳氮比,對水產養殖來說,合理的碳氮比在15比1以上,工廠化養殖池則因為消耗碳源的速度極高,所以,需要我們能快速、及時、持續地提供更多的碳源(從而可以維系工廠化極高的菌相即生物絮團),所以工廠化和曝氣泥棚,常用24小時流加速效碳源的方法;
⑶ “發酵碳肥”是脫亞硝酸鹽-氨氮,促進“氮循環”,以及降低PH值的物質基礎
以碳壓氮,一物降一物,這是自然規律,也是降氮的物質基礎;如果沒有碳源的參與,要想降氨氮和亞鹽,是非常困難的;即使能降,也是短暫的,不能持久的,或會反彈的;
光想著靠一個產品來處理好這個問題,是不可能的,必須配合碳源;
“發酵碳肥”側重培菌,適當壓制藻類,但“發酵碳肥”中的優質氨基酸和小肽等又適當維持培育藻類,形成一種動態平衡,在這個過程中,PH也就降下來了;
維持一定的碳氮比,是維系“氮循環”順暢的物質基礎;看看我們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工廠就知道了,要想把高氨氮的生活污水脫氮,除了物理吹脫塔之外,在生化處理低氨氮的環節,必須配合碳源,常用于生活污水處理的碳源是甲醇、乙酸、乙醇、廢糖蜜、淀粉等;
.JPG)
2、“發酵碳肥”的應用和注意事項
⑴ 不同的環境條件下,要使用不同的“發酵碳肥”
我們只介紹兩種“發酵碳肥”,一是“發酵玉米液”,二是“發酵麥麩或米糠液肥”;
① “發酵玉米液”常用于高溫季節,和藻相濃厚,或PH極高的水體;以及用于工廠化-曝氣泥棚等高產池塘,作為高碳源供應;因為它的碳氮比較高,蛋白含量少,發酵后產生的氨基酸和小肽也就少,更加側重于培菌和壓制藻相;
②“發酵麥麩或米糠液肥” 常用于春秋中溫季節,以及水質清瘦,藻相少的池塘,且主要用于外塘(土塘和高位池等);因為它的碳氮比低一些,蛋白含量高一些,發酵后產生的氨基酸和小肽更多,所以它相對于“發酵玉米液”更側重培藻,亦可培菌;
⑵ 關于緩釋碳源和速效碳源的配合應用
“發酵碳肥”是緩釋碳源,糖類是速效碳源;糖主要指紅糖,白糖,葡萄糖,糖蜜液等;
① 外塘土塘-高位池-曝氣泥棚等:是以緩釋碳源為主 + 速效碳源為輔:平時維護是以“發酵碳肥”為主的,緊急情況下才以速效碳源即糖為輔助,例如只在如亞硝酸鹽和氨氮或PH極高時,才應急性的輔助用到糖類;
② 工廠化曝氣池:則是以速效碳源糖24小時流加為主 + 緩釋“發酵碳肥”為輔;
⑶ “發酵碳肥”產生的附加效果
① 長期使用“發酵碳肥”的池塘,寄生蟲明顯更少;藻相以硅藻小球藻等優質藻相為主;
② 長期使用“發酵碳肥”的池塘,弧菌鏈球菌等有害細菌更少甚至不存在;
③ 長期使用“發酵碳肥”的池塘,PH偏低,不會發生藍藻和濃綠藻,但可能水色偏濃厚,或呈醬油色等,但魚蝦正常采食和生長,活力極高;
⑷ 長期使用“發酵碳肥”,PH偏低,提高PH的方法
① 在氨氮不超標的情況下,可用生石灰粉5~10公斤/畝直接沿塘邊潑灑;連續使用,直到PH上升到7.5~8.2為止;
② 在氨氮超標的情況下,則不可簡單粗暴的用生石灰粉,因為一旦突然提高PH值,則氨氮毒性急劇上升,會對魚蝦造成澡利;
此時可用“濃綠藍濁天天撒”50克/畝/天,或“濃綠藍濁天天撒”100克/畝/天,堅持使用幾天,可緩慢提高PH,又可降低氨氮;一旦PH上升太高,藻色變濃時,又可用“發酵玉米液”25公斤/畝 + “強微生物脫硫劑”100克/畝,慢慢來控制藻濃和降低PH值;

3、“發酵碳肥”的制作方法
主要有:“發酵麥麩或米糠液肥”,“發酵玉米液”,“固態發酵碳肥”等三種;
⑴ “液態發酵碳肥”的制作配方
① “發酵麥麩或米糠液肥”的制作(適用于早春或水偏瘦的水體):1包強微豆粕發酵劑 + 1包強微靚水素 + 75公斤小麥麩(或精米糠) + 500公斤水+紅糖(或葡萄糖或白糖)25公斤,夏天發酵2~5天,發酵到PH4左右即可,密封于陰涼處可保存一個月;味極酸有酒味,保存時間長后有些臭味是正常現象;
② “發酵玉米液”制作:(適用于藻相濃厚,夏季高溫,以及PH極高的水體):1包強微豆粕發酵劑 + 1包強微靚水素 + 75公斤玉米粉 + 500公斤水+紅糖(或葡萄糖白糖)25公斤,夏天發酵2~5天,發酵到PH4左右,即可使用,密封于陰涼處可保存一個月用完;
其中玉米粉也可以用木薯粉,紅薯粉,大麥粉,高粱粉,面粉,大米或碎米(米粒不需要粉碎)等量代替;最后,也可以用3倍量的新鮮紅薯漿或木薯漿或土豆漿代替(用薯漿發酵時,相應減少用水量,只要使發酵總物料量和上述配方一致就可以);這些都是高碳氮比的原料;
最后,發酵果蔬漿,也統一歸類到“發酵玉米液”一類,并且是一種含有豐富維生素和果酸的效果更好的碳肥,例如菠蘿,柑桔,蘋果,山渣,胡蘿卜,白菜漿,西蘭花,香蕉,葡萄……等殘次果蔬都可以打漿后發酵,方法是:1包“強微豆粕發酵劑”+ 1包“強微靚水素”+ 600公斤殘次果蔬打成的漿 + 紅糖10公斤 + 食鹽3公斤,攪拌均勻,夏天密封發酵3~5天,或PH為4左右時,即可使用,密封可保存兩個月用完;
⑵“固態發酵碳肥”的制作配方
特大型養殖水面,用液態發酵法的工作量太大,且保存期只有1個月,所以,可以選擇固態發酵法,“固態發酵碳肥”保存期長,發酵工作量小,用量也比“液態發酵碳肥”少一半,只是要求發酵時間長,分解度沒有“液態發酵碳肥”的好;
“固態發酵碳肥”的生產配方:“強微豆粕發酵劑”1包 + “強微靚水素”1包 + 200公斤小麥麩或精米糠 + 100公斤玉米粉 + 5公斤紅糖 + 250公斤水,密封發酵5~7天即可使用,嚴格密封保存一年以上,慢慢取用。
非常強烈的建議:有條件的養殖戶,可以在上述發酵料中添加輕質碳酸鈣15公斤左右,可生成優質的補鈣產物,是魚蝦優質的補鈣佳品;
如果有條件,在上述“固態發酵碳肥”配方中添加25公斤左右的動物性下腳料如肉骨粉,魚粉,小雜魚漿等一起發酵,則效果更好;
.JPG)
4、“發酵碳肥”在外塘(土塘-高位池-曝氣泥棚)水產養殖中的使用方法
⑴ 使用目的:
① 維持池塘分解者角色(即菌相)的活力和穩定:即“維護菌相”;
② 維護池塘“菌藻生態平衡”
⑵ 使用方法:第①步是“維護菌相”,第②③④⑤⑥步是維護“菌藻生態平衡”
① 每天潑灑“發酵碳肥”1~5公斤/畝/天:用于“維護菌相”:
春秋低溫季節(或水質清瘦的池塘)用“發酵麥麩或米糠液肥”;
夏天高溫季節(或水質藻相濃厚PH極高的池塘)用“發酵玉米液”;
高位池因為養殖密度高,糞便和殘餌多,所以,高位池建議就用“發酵玉米液”;并及時排污;
② 觀察到水色變清瘦時:可用“強微培藻酵素”1公斤/畝 + 腐植酸鈉1公斤/畝進行培藻肥水,必要時配合一些微量元素產品潑灑,必要時使用一些人工藻種;
此一步驟就是水清瘦時培藻操作,“強微培藻酵素”是強微公司生產的濃縮型氨基酸小肽微量元素復合產品,也可以用“發酵麥麩或米糠液肥”5公斤/畝以上來代替它;
③ 觀察到水變綠PH上升,或水略變濃時:用“發酵玉米液”25公斤/畝 + “強微生物脫硫劑”100克/畝,視情況隔幾天再處理1~2次,直到水變黃綠和PH下降為止;
④ 觀察到有濃綠藻,或甚至有藍藻跡象時:用“發酵玉米液”25~50公斤/畝 + “強微生物脫硫劑”200克/畝處理1~3次;水色保持黃綠或茶色為宜,不能純綠;
⑤ 觀察到出現藍藻,PH極高時:用“發酵玉米液”50公斤/畝 + “強微生物藍藻凈”1包2畝處理1~3次;水色保持黃綠或茶色為宜;
⑥水變清瘦后,再回到本欄第②條操作;
.jpg)
5、“發酵碳肥”在如東小棚和工廠化養殖中的應用
⑴ 使用目的:
① 維持曝氣池中分解者角色(即菌相)的活力和穩定:即“維護菌相”;
② 維護如東小棚曝氣池中“菌藻生態平衡”;或維護工廠化曝氣池養殖中的“生物絮團”的穩定,和供應持續不斷的多樣化的碳源;
⑵ 如東小棚或福建曝氣高產泥棚中的使用方法
“發酵碳肥”為主 +“速效碳源”(糖碳)為輔的供給方法,主要關注氨氮-亞鹽-PH值-總堿度等的變化,藻相維持“茶褐色、黃綠色、翠綠色”等為主;
① 天天潑灑“發酵碳肥”10~20毫升/立方米/天(前期少后期多),建議每天最好分成幾次潑灑,次數越多效果越好,以您方便為準;
② 適當配合“速效碳源”即糖(葡萄糖白糖紅糖糖蜜都可),僅僅是指:當檢測到氨氮亞鹽超標時,在處理亞鹽期間內天天潑灑以上糖碳5克/立方米/天左右(糖蜜是液體的要用10克)進行配合;最好是每天分成幾次潑灑;直到亞鹽降低為止;
③“菌藻生態平衡”的操作:觀察到水色變清瘦時,藻相不好時,可用“強微培藻酵素”3~5克/立方米 + 腐植酸鈉3~5克/立方米,酌情潑灑1~3次,進行培藻或轉藻操作;若藻相很好,就不必使用;觀察到水色太濃厚時,清藻操作:用“發酵玉米液”40~80毫升/立方米 + “強微生物藍藻凈”1~2克/立方米,處理1次;
④ 如東小棚-福建曝氣高產泥棚:還要定期補充菌種:
每天潑灑:“強微靚水素”0.1克/立方米/天 + “強微生物脫硫劑”0.06克/立方米/天;
再每2~4天撒1次“強微改底養泥復合菌顆粒”0.1克/立方米,具體視底臟而定;亞鹽高時要天天撒,直到亞鹽降下來為止;
⑤ 如東小棚-福建曝氣高產泥棚:每天還要補充復合“微量元素-礦物質-維生素預混料”(蛋禽預混料也可用)每天潑灑0.2~0.6克/立方米/天,越是淡水用量越多,反之鹽度越高用量越小;可拌料撒;
⑥ 如東小棚-福建曝氣高產泥棚:要定期檢測PH和總堿度,并進行調節:當pH低于7.0,總堿度低于80時:潑灑小蘇打粉3~5克/立方米/天 + 生石灰粉3~10克/立方米/天;直到PH大于7.5以上,總堿度大于120以上為止;
注意事項:
①“發酵碳肥”的選擇原則:若您的水質偏瘦的則選擇“發酵麥麩或米糠液肥”,若您的藻相比較濃厚的則選擇“發酵玉米液”;
② 若是使用“發酵麥麩或米糠液肥”,前期前30天要過濾后使用,養殖中后期則可直接潑灑;
③ 檢測到PH不斷下降時,說明碳源用多了,要適當減少;檢測到氨氮亞鹽不斷上升時,說明碳源用少了,要適當增加,或適當配合使用“速效碳源”;

⑶ 工廠化高產水產養殖中的使用方法
以速效碳源(糖)24小時流加為主 +“發酵碳肥”為輔的供給方法,主要關注氨氮-亞鹽-PH值-總堿度等的變化,藻相維持“茶褐色、黃綠色、翠綠色”等為主;
① 葡萄糖流加量為5~20克/立方米/天(養殖前期少后期多),葡萄糖用20倍的水稀釋后,安裝流加罐,分管道和閥門到各養殖池,人工控制閥門的開啟度,總結經驗判斷24小時正好流加完畢的開啟度;
② “發酵玉米液”5毫升/立方米/天(全程都是這個量),可以每天1次性潑灑,但最好一天分成幾次潑灑;
③ 每天補充菌劑:每天潑灑:“強微靚水素”0.3克/立方米/天 + “強微生物脫硫劑”0.2克/立方米/天;
④ 每天還要補充復合“微量元素-礦物質-維生素預混料”(蛋禽預混料也可用)每天潑灑0.5~2.0克/立方米/天,越是淡水用量越多,反之鹽度越高用量越小;可拌料撒;
⑤ 定期抽檢:PH值,總堿度,生物絮團量(錐形玻璃瓶檢測)
當pH低于7.0,總堿度低于80時:潑灑小蘇打粉3~5克/立方米/天 + 生石灰粉5~15克/立方米/天;直到PH調到7.5以上,總堿度120以上為止;
用錐形瓶檢查生物絮團量:不超過10%,若超過了10%太多,可加強排污操作,排掉一些絮團,或減少喂料量,讓對蝦攝食一些絮團;
注意事項:
① 以上兩種碳源,是指每天都要同時使用的;
② 判斷葡萄糖添加量的方法:檢測PH不斷下降時,說明葡萄糖用多了,以后要適當減少;檢測到氨氮亞鹽不斷上升時,說明葡萄糖用少了,以后要適當增加;
③ 配合使用“發酵玉米液”的目的是為了碳源的多樣化,營養的綜合化;“發酵玉米液”是緩釋碳源,每天的量,可以1次性潑灑,但最好是分成幾次潑灑下去;
④ “發酵玉米液”也可以用“發酵麥麩或米糠液肥”代替(但養殖前期1個月要過濾后使用,中后期可以直接潑灑);
.JPG)
6、“發酵玉米液”在處理土塘濃綠藻、藍藻、裸甲藻、PH超高、氨氮亞鹽超標等的操作技術
⑴ 出現濃綠藻,或出現藍藻裸甲藻跡象,并有PH超高,用如下方法處理:“發酵玉米液”25公斤/畝 + “強微生物脫硫劑”100克/畝,處理1~3次,可解決;
⑵ 出現濃綠藻,或藍藻裸甲藻跡象,PH超高,伴隨著氨氮超標:方法是:“發酵玉米液”25公斤/畝 + “強微靚水素”200克/畝;處理1~3次可解決;
⑶ 已發生藍藻裸甲藻、濃綠藻,PH超高,處理的方法為:“發酵玉米液”50公斤/畝 + “強微生物藍藻凈”500克/畝 + 腐植酸鈉1~2公斤/畝;處理1~3次可解決;
⑷ 以上三種情況下,若再伴隨著氨氮、亞硝酸鹽超標,則再加“強微反硝化細菌”30克/畝;

強微董事長鐘啟平在廣西土塘考察
.JPG)